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院文化 > 文化活动
扎根基层25载 夕照余辉耀天平
——沅江法院草尾法庭法官丁应凡先进事迹
分享到:
作者:张怡爱  发布时间:2010-03-31 09:09:18 打印 字号: | |
  烟波浩淼的洞庭湖,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代洞庭骄子。法官丁应凡就是吮着湖水、踏着湖边小路走进军营,又从军营回到孕育他成长的洞庭湖怀抱的。铁打的营盘铸就了他浑厚、刚强的性格,浩瀚的湖水折射着他在审判岗位25年来,扎根基层,守护天平,公正司法,默默奉献的闪光足迹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层法庭也许是我最适合的岗位

 

  丁应凡,1954年出生,1972年应征入伍,1986年脱下军装,被组织分配到沅江市人民法院草尾法庭。八十年代中期,军转干部大多被安排在县级以上城市机关工作,他却下到了最基层,而且是管辖范围广、治安状况异常复杂、办公条件极其简陋的草尾法庭,不少亲朋好友提醒他找领导说说情,争取安排一个好的岗位。

  当时丁应凡也动过这个念头,但生性不爱“走后门”的他心里想,条件差正好磨练自己的意志,案情多可以提升自身的能力,况且自己还年轻,只要工作上去了,今后调动的机会多的是,于是别无选择地服从了组织的安排。

从穿上法官服那天起,他就暗下决心,一定要好好干,决不给天平抹黑。为了使自己尽快熟悉业务,他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,不管工作再忙每天的业务学习时间不能少于1—2个小时。

  沅江地处洞庭湖,河汊多,出门需过河趟水,加之基层法庭当时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,送达开庭通知书或副本是一件很苦的差事。有一次,丁应凡出门不久就下起了倾盆大雨,他连忙脱下身上的制服,包好法律文书,冒雨骑车20多公里,将开庭通知书送到当事人家里,回来时全身没有一根干纱了。妻子心疼地说:“老丁,时间不早了,又淋了雨,今晚就别看书了,早点睡吧!”“你先睡,我还要看一阵子书。”妻子生气了:“你又不要参加高考了,何必这样拼命?”相濡以沫的妻子知道他的性格,只好给他烧了一大堆炭火,免得着了凉。

  丁应凡的业务能力提升很快,第二年就成了庭里办案数量最多的业务骨干,而且没有一件冤、假、错案。1988年,他以出色的成绩当上了草尾法庭副庭长,1990年被任命为庭长。从此,年年被评为院里的先进个人或优秀党员,8次被授予特殊贡献奖,19次被评为办案能手,9次受到上级嘉奖,4次荣立三等功。

  鉴于他的突出表现,沅江法院党组曾多次想调他到机关工作,但都被他主动放弃了。2000年,沅江法院中层骨干实行竞聘上岗,院党组考虑到他担任基层法庭庭长的时间最长、资格最老、光环最多,想再次调他到机关工作。消息一传开,他马上安慰妻子:“我快五十岁的人了,已经过了图提拔的年龄;加之我们又没有积蓄,到城里买不起屋,不如我到这里干到退休。”他说服组织:“我在草尾法庭呆15年了,人熟地熟,对办案很有好处;况且我的文化程度和性格恐怕不适宜呆在机关,基层法庭也许是我最适合的岗位,请党组不要调我走。”

  真真切切的话语、实实在在的理由,得到了妻子的默认和组织的认同。为了拥护院党组的决定,他毅然辞掉了庭长职务,主动把位子让给年轻有为的同志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丁应凡在草尾法庭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5个年头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法官不是官,决不能对当事人摆官样

  老丁虽然个子不高,但浓眉大眼、五官端正、体态饱满,穿上制服确实让不少不法分子望而却步,但对待当事人,他随喊随到,而且从不摆架子,方圆几十里,男女老少都亲切地称他为老丁。

  2006年8月的一天下午,天气格外炎热,夕阳的余辉泻在窗台,下班的时间早已过去,老丁戴着老花眼镜还在整理案卷。

  一位面容憔悴、汗流满面的老年妇女走进了他的办公室,进门就问:“你是老丁吗?”“我是!我是!您老人家有什么事?”“我是来找你伸冤的,不嫌烦吧?”“不烦!不烦!”老丁连忙起身递上凉茶,耐心细致地听老人把话说完。

  原来这位老年妇女叫姓潘,是辖区内某农电站的退休职工,早在1996年办理了退休手续,后来电力系统改制,由市电力局统管全市农电人员的编制和工资福利。镇农电站上报人员名单时将她漏报了,导致老人的退休金没有了。潘某在多次找有关部门求助无果的情况下,经旁人指点决定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
  老丁听完老人的倾诉,认为案子时间跨度大、涉及单位多,马上与分管副院长李国宏汇报,建议老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,并为她买来快餐,联系好面的,将老人送上车后才离开办公室。

  法院受案后,他积极协助办案人员调查取证,最终在益阳中院和沅江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下,特事特办,很快为潘某补办了退休手续,并为她补发了被拖欠十年之久的退休金。

  当老人重新拿到崭新的养老保险手册和沉甸甸的退休金时,感激的泪水齐唰唰地掉了下来,紧紧握住老丁的手久久说不出话来。她身边的儿子连忙插上话:“老丁,大伙都说你是执法如山、爱民如子的好法官,果真名不虚传。我们全家一辈子感激你!”

  群众利益无小事。老丁虽然嘴上没说过这句话,但他将这种理念时刻牢记在心。他经常提醒自己: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想打官司,我手里的每一件案子,有的看似平凡,但对普通百姓来说,件件都是大案要案。

  2008年2月1日,离过年只差五天了。忙了一天的老丁身心疲惫地回到家,打算看完晚间新闻早点休息,突然想起了早晨接手的一个赡养纠纷案。原告扬言如果年前儿子不给钱,就吃农药死到儿子的门口。

  他来不及多想,连忙披上风衣,冒着严寒,顶着大雪,步行十多里来到黄茅洲镇星火村,敲响了樊大爷家的门:“老人家,我是法庭的老丁,专程来调解您和您儿子赡养纠纷的。这几天事情多一点,白天实在脱不开身,来晚了,对不起啊!”

  原来,81岁的原告樊某有3个子女,大儿子认为老人对子女没有“一碗水端平”,拒绝承担每月50元的赡养费。老丁打听到他大儿子的电话号码后,掏出手机拨通电话通知他来调解。对方一听是法庭的人来了,没等老丁说完就挂断了电话。

  老丁急匆匆地赶到老人大儿子的家,见屋里没人,四处打听其下落,最后在一户人家的牌桌上找到了老人的大儿子。大儿子认为老丁的到来丢了自己的面子,大声嚷叫:“这是我们的家务事,你少管闲事!”

  “这事我管定了!”一句掷地有声的回答,使同桌的其他三人知趣地放下了手中的扑克牌!

  不知是看到老丁来火了被震撼,还是自知理亏而后悔,大儿子嚣张的气焰收敛了许多。老丁见其态度有所缓和,牵着他往老人家走,一路给他谈亲情、讲美德、说法律。快到父亲的家门口时,一直保持沉默的大儿子开口了:“丁法官,为了我们家这点小事,这么晚了你还亲自上门做工作,我服您了,这钱我现在就给。”

  老人接过大儿子一年的赡养费,不管老丁怎样推辞,非要留他喝杯酒再走。酒桌上,老丁看到父子俩频频碰杯,很少喝酒的他端起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人都给面子,法律还有没有公平

  

  案件当事人,有理的担心法官不公,理亏的希望法官不正。而丁应凡办案最担心的就是裁判有失公正。所以,他经办的案子,不管谁打招呼,都六亲不认。

  1998年,老丁岳家的一远房亲戚与邻居闹官司,案子起诉到草尾法庭后,作为被告方的亲戚找上门来,请他网开一面。老丁严肃地说:“正因为我们是亲戚,你更要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,判你赢了是你有理,判你输了是你理亏,你要做好两种准备。”这位亲戚见一招不成又使出另一招,请来老丁的岳母代其说情。岳母深知女媚的脾气,本不想插手过问此案,但碍于亲家的面子只好厚着老脸试一试。老丁满脸微笑地劝慰岳母:“你女媚现在是一庭之长,这个案子判轻判重,我说了确实算数,但如果人人都给面子,法律还有没有公平?”

  见丈夫的“教诲”气走了自己的母亲,妻子埋怨他没有一点人情味。老丁据理力争:“办案不是交易,不能讲人情,对自己的亲人更不能讲人情,人家知道了,我还怎么做人?”妻子回驳:“你不说出来,谁知他是我们家亲戚?”老丁来火了:“就算瞒住了别人一时,也瞒不住别人一世。”

  法官虽然不象公安刑警那样直接与犯罪分子针锋相对,但有时同样惊心动魄,同样需要勇气和策略。有的当事人赢了官司兴高采烈、阿谀奉承,输了官司丧心病狂、报复法官。25年中,老丁遭遇的威胁和报复多得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,但每次他都能从容镇定。

  胜利村徐某,仗着自己和市里某领导是亲戚,在打离婚官司时,多次威胁老丁,扬言必须将哺乳期的婴儿判归自己,否则,便叫老丁吃不了兜着走。老丁没有畏缩,义正辞严地告诉对方:“对判决不服可以上诉;仗势欺人或暗中害人,最终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!”

  第二天案件开庭时,老丁依据法律规定,将孩子判归女方。与徐某同来的一位年轻小伙拔出尖刀恶狠狠地说:“小心你的脑壳!”老丁铁骨铮铮地回答:“就是掉脑壳,案子也这么定了!”

  事后有人问他:“老丁呀,你何必那么较劲?难道真的一点都不怕?”老丁笑着说:“我头顶国徽,肩扛天平,有法律为我撑腰,怕什么?”

  法官虽然不是官,但法官是国家法律的执行者,要说地位和面子还是有的。2005年10月,老丁的战友打来电话,请他在审理其妻兄的邻里纠纷时高抬贵手。当时老丁唯一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正在四处找工作,而这位出面求情的战友是市里某要害部门的实权人物,通过他完全可以为儿子找份体面的工作。他望了望身边的儿子,深感自己欠儿子太多,愧疚之情油然而生,真想答应战友的要求,以便事后好找他帮忙,但老丁又犹豫了:今天答应了人家,人家就会投桃报李,表面上是人情往来,互相给面子,实际上是以权谋私,权权交易。想到这些,老丁将快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。

  第二天,他忍痛割爱打发儿子远去海南打工,临走时他拍着儿子的肩膀说:“剑剑,老爸亏你们母子俩太多太多,希望你能理解。在外面要学会保护自己,同时不要放松学习。”儿子含着眼泪只轻轻地应了一声:“嗯!”2007年,沅江市公安局招考民警,他果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,凭借自身的努力,以优异的成绩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判案就要判得服服帖帖,调解就要调得圆圆满满

  在沅江法院,丁应凡的判案水平和调解技巧是有口皆碑的,就连益阳中院的某些领导对他的调解能力也是赞不绝口。

  2009年底,益阳中院对全市法院系统的案件质效进行评查,检查组随机抽取丁应凡8个案卷,当场就惊讶了,竟然有5个案子是同一天调解的,而且质量标准相当高,这在益阳法院系统是个先例,简直不敢相信。后来经评查组的同志调查核实,那5个案子确实是老丁一天调解结案的。问及他有何成功的奥秘?老丁笑而答之:“没什么奥秘,要说感受嘛,除非就是两点,一是要有调解理念,二是要做到‘三勤一细’,即腿勤、脑勤、嘴勤、心细。”

  说起他的调解理念,源于几年前,当时最高院对民商事案件的审判原则是能调则调、当判则判、调判结合、结案事了。老丁认为,依法判决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职能,无可非议,但强行判决,往往留下隐患,容易导致涉法涉诉信访发生,而调解结案最能体现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,有利于促进案结事了。用他的原话来讲:“所有案子我力争都调解,调解成功了就是双赢。”因此,实际办案过程中,他将调解工作作为审理民商事案件的首选方式,始终贯穿于庭前、庭中、庭后三个环节,这与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方针完全吻合。这种理念的超前创新,缘于他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,缘于他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。

  有人开玩笑,腿长在老丁身上要多吃好多亏。此话一点不假。多年来,他养成了一个习惯,不爱乘车,喜欢走路,每个周末总喜欢到村子里转一转,每天下班总要到左邻右舍走一走。因此,哪家有多少人,谁跟谁关系好,张三的性格如何,李四的脾气怎样,他如数家珍,这为后来的调解结案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。

  调解工作不能照搬法律条文机械办案,必须因人而异,灵活运用,这就需要法官勤动脑,善于用脑。有些案子,双方积怨较深,谁也不肯让步,不是一句两句就能消除彼此隔阂的,这就需要法官具备“宁愿说破一张嘴,也要将疙瘩解到底”的功夫。矛盾的起因形形色色,但总有一个焦点,解决矛盾纠纷总有一个突破口,关键在于你是否心细,是否善于发现焦点、找到突破口。对此,老丁明察秋毫、深谙其道。

  2008年夏季,沅江市普降暴雨,地势较低的廖花村23户村民100多亩西瓜被雨水淹没,唯一的排水通道两边被村民巢某种上了棉花,茂盛的枝叶挡住了排水沟。23户村民要求巢某锄掉棉花,但屡遭拒绝。几个性子急的村民拿来锄头,准备强行挖开通道。巢某不甘示弱,举起手中的铁锹,扬言谁敢动他的棉花就要谁的命。村干部出面劝解,巢某更加火了,迅速通知儿子儿媳、女儿女媚手拿铁器前来助威。一方要挖,一方阻拦,一起群体性流血事件随时有可能发生。

  案情就是命令!老丁冒着倾盆大雨火速赶往现场,劝说巢某放下手中的铁锹。谁知平时十分信服自己、只是脾气有点犟的巢某居然谁的面子也不给,其中必有蹊跷。于是,老丁要求双方各派一名代表留守阵地,其他人员跟他到村委会协商调解。

  经过2个多小时苦口婆心的说服和劝解,巢某虽然态度有所缓和,但仍然不肯做出让步。这时,老丁想到了一个人范某,范某与巢某同年同月同日生,两人关系十分要好,又是对方一村民的表兄,请他来一起做工作或许能奏效。果真所料,范某的到来,让巢某既惊讶又惭愧,两人的话语慢慢多了起来,最终道出了事情的起因。原来2年前,巢某因自己的农田地势相对较高,在灌溉时进不了水,多次找村干部,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。

  找到突破口后,老丁建议村委会在农闲季节组织村民疏通渠道,提高排灌能力。坐在旁边的巢某妻子用肩碰了碰丈夫,细心的老丁看在眼里,果断决策,由村委会对巢某给予适当补偿,锄棉排水立马进行。巢某望了望老丁,点点头同意了。  

  2008年9月,保玉村村民王某与妻子闹离婚,案子落在庭里另一名法官手里,王某70多岁的老母亲提着一只土鸡颤颤巍巍地找到庭长汪学军,拉住他的手说:“汪庭长,我儿子儿媳离婚的事请你让丁法官来判吧!我家的情况丁法官比谁都熟悉。” 

  去年12月,一对在外地打工回来的农民工夫妇,提着大包小包敲响了老丁家的门,感谢他在父亲被车撞伤住院期间,前后17次上门做被告方的工作,及时追讨到了医药费、误工费等。

  2009年,老丁经办案件131件,调解116件,调解率88.6%,无一例上访、上诉案件。

  今年1—3月,他审结民商事案件78件,调解77件,调解率达98.7%,自觉履行率达97.4%。

  ......

 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:“夕阳最美,它凝聚了生命中最火热的篇章,汇送了最后的光和热,留给人间一片绚丽彩霞……”在沅江,按照惯例他已经到了退线的年龄,但年过半百的丁应凡仍然坚守在一线,而且扎根基层,默默奉献。他好比夕阳,将壮丽的余辉洒向洞庭,照射天平。
责任编辑:钟江怀